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媒体融合时代报纸记者如何写好文字消息以第二

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其中文字类作品参评序列中,消息排在首位。综观中西方报业发展历史,消息是最先出现的文字体裁,正因为它的出现,使得新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

中国新闻奖是我国新闻界的最高奖,其中文字类作品参评序列中,消息排在首位。综观中西方报业发展历史,消息是最先出现的文字体裁,正因为它的出现,使得新闻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与文学、历史、学术论文划清了边界。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消息不断演变,衍生出通讯、深度报道、特写等文体。对于记者而言,采写消息通常是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此间完成新闻敏感、文字表达能力等方面的专业训练,为将来从事其他文体的采写夯实基础。所以,文字消息往往最能体现一个记者的基本功与职业素养。

无疑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所呈现的是一个成熟记者的成熟作品,那么,什么样的新闻作品堪称佳作,能够受到中国新闻奖的青睐?学者刘勇认为,一方面,各级各类新闻奖项的设置集中彰显了主流意识形态文化的内在要求,并逐渐成为引领记者文体实践的“指挥棒”;另一方面,这些奖项也体现了新闻专业层面的规则与标准。两个维度共同作用于记者及其所在的传媒,推进新闻文体的变革与发展[1]。可以说,历届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为当代文字消息变动不居的报道范式制定了“规范”,同时也对它的文体变革起到了引导和示范作用。

尽管中国新闻奖是对年度新闻精品的集中展现,但是通过参评,评委也感到了消息写作“边缘化”的倾向。“消息类作品薄弱,让人眼前一亮的优秀之作不多。即便两篇一等奖获奖消息,美中也有遗憾。”[2]

置身媒体融合时代,报纸的传播影响力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报业不得不顺应潮流转型发展,传统的消息写作正面临全媒体内容呈现带来的严峻挑战,文字记者须对此进行深刻反思。鉴于此,我们将对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文字消息类的获奖作品(一等奖2件;二等奖8件;三等奖13件)进行分析,以探讨媒体融合语境下文字消息报道创新的路径选择与现实意义。(注:下文所引作品均为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获奖作品)

一、找准时代脉搏,开掘独家新闻角度

据笔者统计,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文字消息奖,除了一等奖的2件作品,主题分别是“强军之路”与“工匠精神”外,从主题集中度看,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脱贫攻坚”类7件;“生态保护”类6件;“美丽乡村建设”类2件(含重复统计)。

学者尹韵公认为,中国新闻奖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专业奖项,它是导向中的导向。“中国政府提倡什么、主张什么、鼓励什么,对世界重大事件的看法和评价等等,只需看看每年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就基本上可以把握了。”所以,中国新闻奖又是中国政府对年度国内外重大事件的“观点浓缩”,是国家认可和肯定的主流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3]。

近年来,省级党报和都市报的作品获一、二等奖的比例逐年提高,这个积极的信号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地方媒体记者对国家重大主题关注度的提升。对于记者来说,必须跳出日常报道中所形成的视野与思维的定势,时刻不忘用时代主题来统领自己的新闻选择,方能凝聚报道方向,凸显新闻主题,采写出有高度、有深度的新闻作品。

相对于主题的确立,报道角度的选择更能体现记者的主观能动性,它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与社会责任感。记者只有蹲守新闻一线,接上地气,通过细致的现场观察与事后的信息梳理,才能激发新闻敏感,开掘出独家的选题角度与立意角度。

《习近平首次沙场阅兵号令解放军向世界一流军队进发》荣获一等奖,该报道是重大主题的精妙呈现。朱日和沙场阅兵,是人民解放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阅兵,也是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沙场阅兵,意义重大。阅兵当天,上百家媒体记者齐聚朱日和,但是新华社记者提前一个多月开赴训练基地展开了体验式采访,因此占得先机。

作品以本次阅兵的“实战化”为报道角度,通过现场特写——“17架直升机组成‘八一’标识,24架直升机汇成‘90’字样飞过天空……”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威严紧张的现场气氛,通过细节描写——“这次阅兵打破以往礼仪式阅兵惯例,不安排徒步方队和正步行进,不安排军乐团、合唱队,没有群众性观摩,所有装备不做装饰……”凸现出阅兵的“野味”“战味”。最后,通过背景信息梳理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成绩,并点明了主题,“军队要能打仗、打胜仗”。

对于记者来说,有时因为所在媒体的局限,可能无缘见证重大新闻事件,大多数时间还要面对同题采访、同行之间的同场竞技,但只要通过不懈的深度挖掘,照样能获得独家角度的线索。作为都市报的作品,荣获一等奖,并不多见。珠江晚报的《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最终接头”二次“精调”实现毫米级偏差》,体现了记者对于新闻专业主义的不懈追求。

文章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网址: http://www.hgsjtxzz.cn/qikandaodu/2021/0627/805.html

上一篇:古诗词在通讯标题中的运用
下一篇:如何写好一篇侦破通讯

化工设计通讯投稿 | 化工设计通讯编辑部| 化工设计通讯版面费 | 化工设计通讯论文发表 | 化工设计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工设计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