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作为教育科研的基地,其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才。在如今中国进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时期,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合格毕业生是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当前,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及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全球新经济、全球工业高速发展无不需要人才支撑,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工程能力卓越、创新意识先进、应变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任务迫在眉睫,这就对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新常态下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工科在校生约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1/3。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工程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时代进步与社会需求,因此“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开放,新技术日新月异,延用多年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露出诸多问题。(1)培养目标落后于社会需求,导致目前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2)培养方案滞后,课程设置上偏重于专业课程及理论教学,交叉管理类及实践类课程占比相对较小;在教学计划上,必修课占比较大,缺乏选课弹性,导致培养的人才存在着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和无法树立大工程观的缺陷;(3)知识体系更新迟缓,传统的理工科已不足以应对时代变革,需要对核心知识重构,原来的老知识需要升级换代。(4)缺少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和工程实践的融合。总而言之,对于工科人才的培养,当前的模式并不能契合市场需求,工程教育的讲授内容落后于先进企业的发展。因此,新工科建设不仅建立在在“学科交叉、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而且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发现这门课程在提高学生对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工程实践意识,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化工设计是指:“根据一个化学反应或过程设计出一个生产流程,并研究流程的合理性、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可行性,再根据工艺流程以及条件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管道及仪表等,进行合理的工厂布局设计以满足生产的需要,最终使工厂建成投产,这种设计的全过程”。作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化工设计这门课程与该专业许多其他课程,如“化工原理”“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和“化工设备基础”等专业基础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学好化工设计课程,不仅有助于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还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综合掌握和灵活应用。这种“学以致用”正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独立学院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也越来越被大家所熟知,独立学院的数量以及学院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的增加。独立学院的学生,也就是多数省份录取批次为二本的学生,他们高考成绩是介于本科与专科之间的,这就使独立学院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从他们的基础知识,自身素质,适应能力等都与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要针对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化工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我不断尝试适合独立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力争更好的为新工科背景下独立院校化工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1.利用课程特点,增强学生自信心
作为独立院校的学生,信心不足、自卑心理较强是他们的特点。俗话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同样“落后”也是一种习惯。当负面心理暗示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那他们的学习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而化工设计这门课程,紧密结合了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两方面的知识。即使同学们的专业基础并不雄厚,但课程的理论基础也是建立在已有知识的重复上,掌握化工设计的原则和手段也并不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所以说,化工设计课程的学习是增强学生信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有利契机。
2.引入生活化实例,提高学习主动性
经过高考的洗礼,进入独立院校就读的同学往往对现状不满,尤其是化工类专业志愿率比较低,不想学又不得不学,使得同学们的学习意愿并不强烈。为了引导同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将化工过程生活化,利用生活化的实例,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比如,将化工生产车间与厨房进行类比,同学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化工生产过程的各因素;将化工设计与房屋装修设计相比较,一方面便于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
文章来源:《化工设计通讯》 网址: http://www.hgsjtxzz.cn/qikandaodu/2020/0709/366.html
化工设计通讯投稿 | 化工设计通讯编辑部| 化工设计通讯版面费 | 化工设计通讯论文发表 | 化工设计通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化工设计通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